《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是由著名游戲公司暴雪娛樂所制作的第一款網絡游戲,屬于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游戲以該公司出品的即時戰略游戲《魔獸爭霸》的劇情為歷史背景,依托魔獸爭霸的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魔獸世界有著完整的歷史背景時間線。 [1] 玩家在魔獸世界中冒險、完成任務、新的歷險、探索未知的世界、征服怪物等。 常常會看到孑然一身的小德,或者是鳥狀飛在天空;或許是豹子狀在抓著什么怪;或許是海豹狀在水里游來游去;當然也有時候是獵豹狀,拉著一群怪從我們身邊跑過,引發著我們無盡的同情和汗水。 也有時候他是一棵長相古怪的老樹,在揮舞著綠綠的枝條;或者是胖胖的鵪鶉抬著爪子在扔綠色的炮彈,總之,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有特點……雖說怎么看都不是“人”樣。 這種第一印象,便是我們和別的玩家之間的第一道鴻溝。 練過法師,練過賊,練過戰士,練過幾個薩滿從來沒撿起來過,只有一個德,在陪著朋友玩的迷迷糊糊當中練了起來。如果你練過德,你很容易明白我在說什么,如果沒有,我給你解釋起來會花很多時間,因為我給你講不明白作為一個德是什么樣的感覺。象很多人所說的那樣么?對自己職業定位的困惑?對暴雪幾次削弱的憤怒?對各種差強人意裝備的不滿?努力發現各種打法的激情?要和別的職業一較高下的雄心?不,不只是這些,比這個豐富。 作為一個德,有一種游離在魔獸世界里的感覺。有一種不知所措的超脫。就好像你真的是一只野獸,卻正在人群中行走一樣——周圍這些人是為了什么而忙碌呢? 你記不記得看到法師研究火系冰系輸出時自己看著“憤怒”這個技能的無奈?你記不記得盜賊討論裝備選取時候你的矛盾?你記不記得30分鐘1次還需要材料的復活是多么煩人?你記不記得那永遠長不起來的怒氣槽?你關心他們討論的每一個問題,但你又和他們不完全一樣。他們所想的事情,你可以都去管,也可以都不去管,你還是你。 暴雪對德魯伊的定義是:“德魯伊來去總是隨著自己性子,好像文明世界跟他們沒什么關系似的。”這個是職業的定位,而戰斗的定位官網說法是:“一個職業的三重作用使德魯伊有多種不同的玩法并使他們在團隊中能執行任何‘需要的’角色。”干脆直接講出了小德萬金油輔助型角色的本質。相信大家都對這句話有很深刻的感受我就不多羅嗦我們尷尬的處境了。 我要說的是:我們不是英雄,而是旅行者,是天邊飄過的那一朵云。 你是否還記得在牧師沒藍的時候你給MT回的血?還有你偷過的旗子?還有你撓死的那幾個BOSS?還有你帶著小號下過的副本?你幫人加的一個個野性印記?我猜,你很多次都是“恰好”出現在這些地方,沒準你正在去做任務的路上,你去打副本的朋友突然掉線了;沒準你正在采藥,突然有人喊有LM / BL;沒準你朋友開了個新號需要人帶;沒準…… 你可能也感受過那種自己練級時總慢別人一拍的郁悶。這時如果突然碰上了誰,不管碰上的是什么職業,兩人總能穩定地,自由地打下去,就好像自然就有默契的一個組合一樣。打過了要打的任務,兩人各自賣過東西,另一個人下了,你回去接著打別的任務,期待或者尋找著下一個戰友——在不同的人之間,你總能找到一點立足的地方。 在那一次又一次的“偶然”里,你喜歡上了這個人物,不管那對耳朵或者犄角看起來是多么的搞笑,不管自己跟人真打起來時候有多么費力,不管自己要準備好幾套裝備的麻煩,不管你賴以為生天賦的瞬間更改。你知道,你是自由的,就像掠過草原的風。 作為德魯伊,最珍貴的其實是那份自由自在的心情,是那種無論走到何處,自然便融入當地的環境和人群的感覺。這種心情和感覺,我想說,我們比別的職業感受得更深。我們不是耀眼的英雄職業,但我們會默默出現在每一個地方,做些我們應該做的事。 你可以自己一個人游遍地圖上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在地上,天上還是在水里。在路上你想做的事情你都可以去做,甭管你腦子里冒出的第一個想法是什么。我承認,德魯伊的單項能力比起對應的職業來是有欠缺,但是幾項的綜合卻給了我們一個更寬廣的世界。 寫這么多了說點題外話:魔獸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只有副本/競技/裝備的游戲,但她也可以是一個不一樣的游戲,更廣闊的游戲。副本和競技是非常有趣我承認,但是如果只有這些生活便有些簡化和機械了,在你刷伊利丹刷累了的時候,不妨回到自己的主城去走走,和NPC說說話,和朋友聊聊天,造點東西賣點東西,或許賣材料的小販都會說一些能讓你會心一笑的話。魔獸的廣告詞:做你從未做過的事。 中國國內對于網絡游戲以批評、質疑多于贊賞,央視作為主流官方媒體更是如此。但在2011年CCTV-13頻道的視頻中,主持人首次對《魔獸世界》這款網游進行了肯定,并且稱贊其有創意有創新,與國內產品對比鮮明。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