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Haha
偽軟的操作系統越來越不錯,但偽軟的開發工具并沒有多少長進,典型的VC++,除了功能資料齊全龐大無比外也沒太多起眼的東西,而且偽軟似乎從來做不好調試器,CodeView或WinDbg可以說擺得上桌的最差的調試器了。用WinDbg調試DeviceDriver簡直是不想讓人活,很奇怪偽軟連那么復雜的OS也做得出,為什么就做不出象SoftIce之類的Debuger?
以前的Borland很可憐,它先C++Builder之前推出Delphi肯定是個錯誤,pascal和C/C++有一定距離,最起碼不能緊跟偽軟OS的發展潮流,偽軟出一套SDK,就得有一套pascal版本來對應,SDK還不算什么,C++到pascal的翻譯畢竟只要不怕麻煩還是很容易,關鍵是偽軟時不時來一個所謂的新技術,當初BC++支持VBX,后來支持OCX,現在支持COM都是比較滯后的。現在的BC好一點,直接支持MFC,偽軟出什么東西拿來直接用就是了,Delphi不會這么方便的。偽軟在騎著馬跑呢。不過現在誰還會用BC呢?!
究竟是什么導致C++Builder的連接速度奇慢?當然不是我們能知道的,不過我想C++Builder用的VCL庫一定是Delphi的,說不定還是用Delphi編譯出來的代碼,如果CB的VCL庫全是C代碼,不知道會不會好一些。
Borland的程序員一定是比偽軟的天才們更天才,因為他們從來都是懶得寫help,懶得給大家多少資料,那些天才天才們一定是想“這很簡單呀,那也很簡單呀。。。”,我們可不是天才天才,最多最多有人或許算天才。
不大明白PowerBuilder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在使用,VB的數據庫功能或許沒有PB強,但起碼和OS關系還是親密一些。VB上手也很快,為什么大家一想到數據庫就想PB呢?PB上WEB還要個Plugin,可是用VC,VB,delphi之類做個ActiveXcontrol也是簡單得不得了的呀。反正有想次讓PB打印個條碼,簡直是辛苦死了,最后還是用Delphi做了個OCX了事。
偽軟把OS押到windows上,真的UNIX就會被消滅了嗎?UNIX各種版本漫天飛,偽軟為什么不拿幾個人也去做個像樣點的UNIX?哦,以前的XENIX倒是偽軟的UNIX,不過好像已經滅絕了吧。
美國司法部最好能象強行解散AT&T一樣把偽軟也解散了,偽軟現在有多少人?一萬?二萬?把這些人分開了美國大概能增加10萬個新就業機會吧。
下面所有的敘述中只用到“程序”而不是“軟件”,因為覺得自己做的東西和“軟件”有一定距離,我想并不是僅對自己如此,對許多現在做程序的都是如此。大概因為自己是個“職業”的程序員的緣故(我并不是學計算機的科班出身,自動化專業,這樣的專業除了在前蘇聯,其他國家多是沒這個系沒這個專業的),時常會想什么樣什么樣的人才能算真正的程序員,現在做程序的真的很“泛濫”,在學校里的學生沒一個畢業的時候沒寫過程序的,多的上萬行的代碼,少的也會有幾百行。我們本科在校的時候流行C語言。很感謝那時候流行的是C而不是現在學校里流行的FoxPro和PB,因為直到現在也還流行C語言才是程序員使用的語言的說法,自己很虛榮,當然也以自己C多少通一些感到高興和驕傲。
在DOS時代,真正的“高手”必須精通匯編,大家以做TSR、加密解密、未公開DOS核心、病毒以及在越來越高檔的顯示卡編程作為自己進階的見證。在當時,DOS沒有秘密,整個DOS完整的反匯編代碼隨處可見,幾乎人人都能說出點DOS所謂的秘密。我見過一個真正的匯編高手,見過他在短時間內做出了一部當時很流行的彈出式詞典(DOS的),各種各樣的屏幕取詞自不消說,而且包羅了所有DOS命令,計算機知識,當時的Microsoft和Borland C++的所有幫助。這樣還算不上什么,讓我比較佩服的是他的程序在Windows運行的時候也能正常彈出,雖然自己的程序也曾幾乎替換掉整個INT21,但對他做到的這點真的很佩服。
Windows對所有的DOS高手們是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從95開始。高手在DOS下慣用的伎倆開始處處受制約。高手們所樂道的未公開核心到95基本止步,病毒也只能拿WORD文檔出出氣了。TSR也失去了意義,在顯示卡上做出的各種特效也成為歷史。匯編在程序員級基本滅跡。BBS上的加密解密、病毒板慢慢地成為了DOS時代的遺跡。Windows下面的加密說實話都很臭,連我這樣的DOS下水水的水平也能很輕易地用SoftICE見10個干掉7,8個。中國程序員們的網絡時代快開始了。
高手們新的對象是網絡,TCP/IP是第一個目標,但Winsock編程很快也沒有了意思。善意的、惡意的網絡攻擊開始泛濫。對網絡我的知識一直很有限。但可能整個中國的網絡水平也不是很高,這和中國的網絡條件有關,不過我想如果中國的網絡現在就和國外一樣流行、大規模的網絡互聯、我們對網絡的依賴也和美國人一樣強的話,憑目前國內網絡的安全狀況,中國的高手會迅速滋生,整個中國的網絡將時時處于癱瘓。現在不行,畢竟網絡抓包還比較初級。
Windows下如果能精通C,并且能夠緊跟得上偽軟的跑動,那絕對就是高手了,會不會匯編并不重要,本來也是,即便是設備驅動,直至Windows本身也絕大部份是C寫的。但C高手們的好日子也不長久。操作系統的進化使高手平常化,業余程序員的數量開始劇增。開發工具日益繁多,剛開始做程序的人們不管使用什么工具、不管他們的代碼質量、也不管他們的程序結構如何,他們也能很快做出至少表面上和高手們做出的東西一樣好看甚至更漂亮的程序來。懂不懂軟件工程無所謂,懂不懂多少數據結構無所謂,懂不懂OS無所謂,越來越方便的開發工具快讓傻瓜也能寫程序了。這樣對出品OS的公司肯定很得意,因為不管是誰寫程序,程序都在它們的OS上跑。當然它們的OS也必須做得越來越穩定,保證無論你的代碼寫得多爛,都不會把OS整爛。
OS已經基本上做到這一點了(當然對設備驅動程序例外,稍微爛一點就能把OS整熄火)。
不過對個人高手來說,又多了一個新的生財之道。軟構件重用越來越頻繁使用,高手們可以不停地做構件來賣錢,別小看這個,一般構件的價格最少也在20USD左右,真的是很賺錢的業務。不過這只對國外有效,中國人的習慣不是用了再買,而是用了就開始想辦法解開。不要錢的東西在中國流行很快。
應該說自己還是很有點“天才”的,似乎還早在286DOS時代就預見了計算機的軟硬件會飛速發展,當時的時尚過不久就會是昨日黃花,所以自己對匯編一直不曾刻苦過,對直接操作顯示卡之類的的程序也做得很爛。因此工夫全放在C上。從BC到VC一直緊跟不舍,中間又順帶開始用Delphi。現在自己又在開始“天才”地預計JAVA也不會長久,即便有朝一日JAVA一統江湖,想必也是我發蒼視茫的時候了。但愿這個預見不會差太遠,否則就虧慘了,到現在對JAVA的了解也全是來自C++的。
竊以為JAVA的所謂跨平臺是假的,目前的JAVA多是需要解釋器的,這個解釋器當然是跨不了平臺的,有多種UNIX版本、也有OS/2、Mac OS、Windows版本。如果將JAVA程序編譯成機器指令代碼,跨平臺更是無從談起。總之JAVA的跨平臺是要借助工具的。我對JAVA認識不深,也許我說的是一派胡言。
深有同感.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3年前的技術,現在已經淘汰了.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對學習計算機語言一直處于一種徘徊,從匯編到C,到vfp,到pb,無所不學.也就不所謂精通了.凡是將要用的,就立刻學,而且往往能立竿見影.然后,又徘徊.如此.如此.不想haha運氣好,能做專職程序員,緊跟microsoft,我等閑人,只好感慨,計算機是年輕人的世界.雖然,我好像還不太老.
接下來想說說VB,真正的程序員從來對BASIC都是不屑一顧,但是這種情形在逐漸改變。原始時代的程序員都是天才,寫出的程序也只有天才才能看懂,他們甚至精細到單條機器指令來考慮自己的程序結構和算法,這些程序員們這樣的手段到現在已經沒多少用武之地了。今天大家要用C語言才能深入系統底層,但說不定到某一天VB也能做到了,程序員們輕視VB有一點原因就是BASIC太簡單,但遵循簡單就是美的原則再加上偽軟的不懈努力,VB可能某一天也會開始直接支持對象了。等到Windows真正完成大一統的時候,大概只會存在兩種開發語言了-VC和VB,而且90%的人在用VB。偽軟真的很過份,它讓我們失去了摸索的機會,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對VB,我也一直不曾用心過,不過曾經做過一個BASIC的解釋器。
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程序員們依然看不起VB。但喜歡VB的人大概是是比PB多一點。至少我是如此,在我眼里,PB是最沒有前途的目前卻又有很多的業余擁有者。PB有VB的所有缺點卻沒多少VB的優點。PB的可視化是所有可視化語言里面最差的一種,也是最不開放的一種。真的很少見到過有計算機科班出身的會去用PB的。PB的前景暗淡,因為它在構建數據庫應用程序方面的優勢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喪失。
既然說到這,有一個東西是不能不說的,那就是Notes,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的確沒聽說過這玩意,第一次接觸到是在華為,人人都有一個帳號,大家的交流主要通過Notes郵件,包括會議統治,使用是如此頻繁,以致很多經理從上班一打開Notes,不到下班走人是不會關閉的,他們的耐心真的很好,可以忍受由此而降低的系統效率,要知道Notes也是和臭名昭著的WORD一樣,都是吃內存的好手。華為的Notes系統已經很龐大了。但一直不清楚是哪些人來維護的,但自己想大概就是那些秘書小姐們吧,從此自己的印象就是Notes就是秘書小姐們做的,做Notes的就應該是她們。:),后來又回到武漢,才發現Notes的應用其實相當廣泛,國內幾乎所有的辦公自動化都是Notes做的,做Notes的也幾乎都不是秘書小姐們。和Notes比起來,ExchangeServer真的還只是個小弟弟,不過偽軟家的小孩長得都很快的。
以前小時侯我們總說是沐浴著什么什么成長起來的,那么作為程序員,我們現在可以說是沐浴著Borland而成長的。以前在一些文章里也提到過多次Borland,作為一個中國的程序員,自己真的很同情Borland,因為從TC2.0到BC++5.0,幾乎用過它的每個版本,但沒給過Borland一分錢,所以在同情之余,應該還有點內疚,不只是自己,我想中國的程序員們都要有這種想法:)。BC版本到4.52都一直是最優秀的C++編譯器,Borland停止繼續開發BC是明智的,目前即使在國內,除非是要維護以前的老版本,是沒有人再繼續使用BC的。
說起Borland真是很無奈,因為它的東西最開始的時候總是最好的,但慢慢的結局都是一樣,被淘汰。BC是很好的例子,很不幸地,各種各樣的跡象表明Delphi很可能就是下一個被淘汰的對象。Delphi2很不錯,所以吸引了一大批原C語言程序員。Delphi3依然很經典,但到了Delphi4就開始出問題了。Borland如果想要和偽軟競爭,就不應該想著怎么和偽軟去比大和全,它沒這個精力和本事。恩,發現了,Borland的東西版本到3就是快到極限了。。。好可怕。這樣看來Delphi,C++Builder都快不行了。。。
Delphi真的很好,但自己不想陷得太深,BC就是前車之鑒,所以每次用Delphi做的都是自己的小玩具,以后也不用維護的。如果是正兒八經的西,我還是會用VC去做的。
Borland當然已經不叫Borland了,不過出于對它的懷念,我總會叫它Borland而不是什么Inprise。
網絡的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了你眨眼的速度,自己的網絡知識起源于教育網的開通。網絡的發展現在正處于混戰,我覺得以后一種比較理想的應用程序模式就是Web化(條件是網絡速度足夠快),未來的軟件應該不存在客戶應用軟件的說法了,客戶就只有瀏覽器,瀏覽器就是操作系統,客戶一邊下載一邊使用,當然下載的都是一個個功能獨立的模塊。這樣的好處就是大家再也不用為應用軟件的版本更新而頭疼了,軟件公司也省去了龐大的售后服務費用和銷售費用。而且這樣對回收資金也是很有利的,不給錢就不讓訪問。加強服務器的安全性總比在軟件上做上一大堆的加密措施來得方便、簡單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