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公司推出的IE4.X,使得按照HTML4標準制作的網頁一時成為時尚,這類網頁在動態功能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特別是可以通過頁面內嵌的Script語句,使頁面中的任意一段文字可以在需要時顯示出來,在不需要時隱藏起來,利用這 一特性,就可以在頁面上設計出可以伸縮的層次列表出來。這種列表實際表現的是一種分層次的樹狀結構,讀者可以用鼠標點擊上一層的條目,而展開或收起它的下一層。在明白了HTML4標準中DOM的實現機制及對風格表單的定義之后,很容易可以找到實現這種列表的途徑。但是一般來說,這種列表的條目都比較多,如果每次都用手工制作,不僅非常煩瑣,而且也十分容易出錯,所以要真正應用到實際的頁面制作當中,還必須有一種比較自動的方法。本人通過實驗,用ASP方式完成了一種比較通用的實現過程,稍加變化就可以應用到各種主頁的制作過程當中,非常方便。 簡單的實現
要在網頁上實現伸縮,首先要清楚如何使頁面中的一段文字按需要隱藏和顯示出來。我們看下面這段HTML格式的片段:
< Div Id="test" Style="Display:none" > 要隱藏的文字 這是符合HTML4標準的HTML語句,夾在
之間的文本將不顯示在頁面上,因為它風格表單的Display屬性為none。(由于本文不主要介紹HTML4的風格表單,有關祥情請讀者查找相關資料。)只要能動態地將Display屬性設為空,即缺省值,那么這段文字就可以動態地被顯示出來。這需要Script的支持,下面就是一個讓上面那樣的文字顯示和隱藏起來的兩個JavaScript函數,只要將自定義的Div的Id值代入,對應的文字就顯示或隱藏起來了: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function ShowDiv(DivId) { document.all[DivId].style.display=''; return 0; } < /script > function HideDiv(DivId) { document.all[DivId].style.display='none'; return 0; } < /script > 有了這兩個函數,就要考慮在什么時候調用它們。熟悉Script編程的讀者當然已經想到,可以把它們放到事件響應過程之中了。大體的形式可能是這樣:
< a href="#" onclick="return ShowDiv('test');" >顯示< /a > < a href="#" onclick="return HideDiv('test');" >隱藏< /a > 將上面的片段組合到一個HTML文件中,也算是一個完整的例子了,用IE4試驗一下,看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注 意:JavaScript是大小寫敏感的,排版時可能出現差錯,實際應用中,最好都用小寫。)
有了以上的了解,制作一個伸縮式的層次列表,只是由簡到繁的過程,所以我也就不必做什么解釋,只提供一個例子做為參考,這個例子也是我們下一步要用程序來實現的一個結果:
文 件 名:LsTest.htm < html > < head > < title >DyList Test< /title >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 根據對象當前的屬性,改變對象的顯示狀態 */ function OnClickDiv(DivId) { if(document.all[DivId].style.display=='none') { document.all[DivId].style.display=''; } else { document.all[DivId].style.display='none'; } return 0; } < /script > < /head > < body > < h3 >List Start< /h3 >< hr > < Div Id="dy1" Style=display: >< ul > < li >< a href="#" onclick="return OnClickDiv('dy2')") >國內報刊< /a > < Div Id="dy2" Style=display:none >< ul > < li >< a href="http://www.peopledaily.com.cn" > 人民日報< /a > < li >< a href="http://www.gmdaily.com.cn" > 光明日報< /a > < li >< a href="#" onclick="return OnClickDiv('dy3')") >大眾日報< /a > < Div Id="dy3" Style=display:none >< ul > < li >< a href="http://www.dzdaily.com.cn" > 大眾日報< /a > < li >< a href="http://www.dzdaily.com.cn/ncdz.htm" > 農村大眾< /a > < li >< a href="http://www.dzdaily.com.cn/qlwb.htm" > 齊魯晚報< /a > < li >< a href="http://www.dzdaily.com.cn/shrb.htm" > 生活日報< /a > < /ul >< /div > < /ul >< /div > < li >< a href="#" onclick="return OnClickDiv('dy4')") > 搜索引擎< /a > < Div Id="dy4" Style=display:none >< ul > < li >< a href="http://gbchinese.yahoo.com" > 雅虎< /a > < li >< a href="http://www.sohoo.com.cn" > 搜狐< /a > < /ul >< /div > < /ul >< /div > < hr >< h3 >List End< /h3 > < /body > < /html > 實現自動化
上面的一大堆東西,誰看了都會眼花繚亂的。不過在IE4上瀏覽的效果,又確實酷得讓人心癢,所以費一點力氣,用程序將這一煩瑣的制作過程自動化一下,是完全值得的。一個簡單的思路:將樹狀層次結構的數據保存到一個簡潔的文件載體當中,寫一段通用的程序從載體文件中讀取數據,生成我們所要的HTML文件。那么頭一步是要選擇什么樣的載體啦,數據庫方式當然最值得考慮,但這將牽扯出一大堆的問題,我想還是在另一個專題里來討論吧,在這里我選擇了Windows平臺上常用的.ini文件,這種文件很適合于保存樹狀的層次數據,并且系統平臺已經提供了基本的操作函數,可以大大省些力氣。
我把這一過程制成了ASP(ActiveServerPage)的形式,這樣拿過來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當然有時還是需要靜態的HTML文件,那么可以把ASP中的代碼轉移到VB程序中,也并不困難。為了能在ASP中處理.ini文件,用到了我以前寫的一個ActiveX服務對象,這個服務對象將對.ini文件操作的各種函數函數封裝在一個類(class)中,我用起來已經有順手了,下面開始我們的程序設計吧,先來看一下樹狀的層次數據保存在.ini文件中的形式:
文 件 名:LsTest.ini [root] a= 國 內 報 刊 b= 搜 索 引 擎
[a] a1= 人 民 日 報,http://www.peopledaily.com.cn a2= 光 明 日 報,http://www.gmdaily.com.cn a3= 大 眾 日 報
[a3] a3_1= 大 眾 日 報,http://www.dzdaily.com.cn/ a3_1= 農 村 大 眾,http://www.dzdaily.com.cn/ncdz.htm a3_1= 齊 魯 晚 報,http://www.dzdaily.com.cn/qlwb.htm a3_1= 生 活 日 報,http://www.dzdaily.com.cn/shrb.htm
[b] b1= 雅 虎,http://gbchinese.yahoo.com b2= 搜 狐,http://www.sohoo.com.cn 文件中表現出的樹狀層次關系非常明顯,你只要稍微花點心思就一定能夠明白了。這里我做了一個小小的約定,就是每一個條目的等號后面,首先是這個條目的“標題”,它是不應省略的。之后是該條目的超級鏈接地址,由一個逗號進行分隔,如果沒有地址,就表明它還有下一層的子條目。
要在ASP程序中使用自制的ActiveX服務對象,首先要把該服務程序安裝到ASP程序運行的機器上,然后在ASP程序中建立這個對象,我想這些大家一定也有些經驗了,這里就不多說了。那么列出一個主題中的所有子條目,大概的形式就如下面的樣子:
Set Prof = Server.CreateObject("vbProFile.ProFile") Prof.FileName = proPath Buf = Prof.FirstValue(" 主 題 名") Do While Len( Buf ) > 0 ... ... Buf = Prof.NextValue() Loop 在上面的循環中,Buf中接收的數據是這樣的一種形式:“條目名=條目標題,鏈接地址”,為了便于在程序中使用,用InitDyItemStr函數將字符串分解到定義好的全局變量當中:
< !--#INCLUDE FILE="Str.inc"-- > < % gDyItemName="" ' 當 前 條 目 的 名 稱 gDyItemTitle="" ' 當 前 條 目 的 標 題 gDyItemLink="" ' 當 前 條 目 的 鏈 接 地 址
Sub InitDyItemStr( s ) gDyItemName = StrHead(s, "=") gDyItemTitle = StrHead(s, ",") gDyItemLink = s End Sub % > 這里調用了一個StrHead函數,這個函數也是出自本人之手,在處理字符串時十分有用,是我在編程時使用頻率最高的函數之一。另外為了方更地在程序中輸出引號,就寫了一個專門在字符串兩端加上引號的函數,因為在編寫ASP程序時常常要調用這兩個函數,所以我單獨把他們放在一個文件中,在要使用時把這個文件包含進行就可以了,下面就是這個文件:
文件名:Str.inc <% '在第一次遇參數c的位置載取ss '返回載取的前半載,ss中保留后半載 '當ss中不包含c時,相當于從ss的最后載取 Public Function StrHead(ss, c) i = InStr(ss, c) If i > 0 Then StrHead = Mid(ss, 1, i - 1) ss = Mid(ss, i + Len(c)) Else StrHead = ss ss = "" End If End Function ' 在s 的 兩 端 加 上 引 號 返 回 Public Function YH(s) YH = Chr(34) & s & Chr(34) End Function % > 在響應OnChick事件時,為書寫簡單,可以先寫成一個JavaScript函數,以備調用(注意:這里的JavaScript函數是在瀏覽器上執行的,一定要與服務器端執行的代碼區分開來):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function OnClickDiv(DivId) { if(document.all[DivId].style.display=='none') { document.all[DivId].style.display=''; } else { document.all[DivId].style.display='none'; } return 0; } < /script > 為了給每一個條目在頁面上建立一個唯一的ID值,以便在事件處理過程中進行操作,所以定義了一個全局的計數器和一個ID構造函數:
< % curDyItemIndex=0 Function DyItemId() DyItemId="dy" & curDyItemIndex End Function % > 有了這些準備工作,最后的輸出就不難了,提煉一下我們要完成的任務,就在從LsTest.ini文件中讀取數據,輸出如LsTest.htm文件中的格式數據。由于數據是樹狀的,所以很自然地會使用上函數的遞歸,請看下面實現的主體函數:
Sub ListItems(proPath,ItemName,Disp) '建立并初始化ProFile對象 Set ItemProf = Server.CreateObject("vbProFile.ProFile") ItemProf.FileName = proPath '開始一個DIV對象,包含所有的子條目在其中 Response.Write "< Div Id=" & YH(DyItemId) & _ " Style=display:" & Disp & " >< ul >" & vbCrLf
'開始輸出每一個子條目 buf = ItemProf.FirstValue(ItemName) Do While Len(buf) > 0 InitDyItemStr buf If Len(gDyItemLink) > 0 then Response.Write "< li >< a href= " & YH(gDyItemLink) & " >" & _ gDyItemTitle & "< /a >" & vbCrLf Else '如果鏈接地址為空,則開始下一層的列表 curDyItemIndex = curDyItemIndex + 1 Response.Write "< li > < a href=" & YH("#") & _ " onclick=" & YH("return OnClickDiv ('" & DyItemId & "')") & _ ") >" & gDyItemTitle & "< /a >" & vbCrLf ListItems proPath,gDyItemName,"none" '使用遞歸 End If
buf=ItemProf.NextValue() Loop
'結束定義的DIV對象 Response.Write "< /ul >< /div >" & vbCrLf End Sub 最后為了調用方便,再定義一個對外的接口函數: Public Sub DyList(proName,rootItem) '將邏輯路徑映射成物理路徑 proPath=Server.mappath(proName) curDyItemIndex = curDyItemIndex + 1 ListItems proPath,rootItem,"" End Sub 把上面這些片段保存到一個文件中,文件名就叫dyList.inc吧,我們就算大功告成了,你是不是想馬上看看效果呢?用下面這個ASP文件來做一下實驗,瞧瞧你是否滿意?
文 件 名:LsTest.asp < html > < head > < title >DyList Test< /title > < !--#INCLUDE FILE=" dyList.inc"-- > < /head > < body > < h3 >List Start< /h3 >< hr > < % DyList "lsTest.ini","root" % > < hr >< h3 >List End< /h3 > < /body > < /html > 走向完善
功能是實現了,但在美觀程度上還不能盡人意,不過這是讓每個人施展各自絕活的時候,我可就不便包辦了。這里我只提出幾個我想到的改進方式,供大家參考:
通過響應onmouseover和onmouseout兩個事件,可以做到當鼠標移到某一個條目上時,令其變成與眾不同的顏色,這功能實現起來不難,確很有效果,何樂而不為呢?只要在條目輸出時,象下面的樣子加上點內容,想要的效果就有了:
< a ... onmouseover="this.style.color=COLOR1" onmouseout="this.style.color=COLOR2" ... > 再有一點,在列表中,我們使用的是
和
標記,這能很好地體現出層次來,不過有時會感到,頁面上層次縮進的距離不是太合適,好象總是偏大了一點,在沒有風格表單時,我們是無能為力了,可現在通過對風格表單的定義,修改這一距離就十分簡單了,試試在ASP文件的頭部加上下面的風格定義,看看是否會有效果: < style > < !-- UL {margin-left:14pt; margin-top:0} LI {line-height:12pt} -- > < /style >
本文取自:《計算機世界報》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