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特克,向來是最受《文明》系列玩家們所津津樂道的文明之一,特別是在蠻族實力莫名地強大的《文明6》中,阿茲特克能夠在前期便通過雄鷹戰士的高戰斗力發揮出巨大優勢,早早暴兵四處俘獲他人移民攻下城市和蠻族營地,也因而成為了通關高難度游戲的一大利器。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簡單凝練地概括阿茲特克的特點,那自然莫過于“砍二”這個玩家們對其的昵稱。盡管這個稱呼的起源是多年前一個《文明》游戲相關論壇里一個ID為“砍頭組老二”(而“砍頭組老二”本身則是《軒轅劍4》中出現的一個角色名)的玩家專注于阿茲特克一百年,其走火入魔程度之深,乃至于人們以訛傳訛用其ID來稱呼阿茲特克,正如國內的歐美流行樂愛好者們用一個艾德·希蘭忠實粉絲的ID“黃老板”來稱呼艾德一樣(值得一提的是,在《權力的游戲》第七季中艾德·希蘭也跑去客串了一番)。 ![]() 游戲中為蒙特祖瑪一世設計的臺詞二得可愛 不過“砍二”這個有些拗口的稱呼能夠風靡也屬事出有因,這兩個字足以勾勒出玩家眼中阿茲特克的輪廓:作為一個戰狂文明,阿茲特克往往會在游戲前期早早宣戰,給人一種“來信砍”的暴戾印象;同時他們的首領蒙特祖瑪一世在落后于玩家時還會說出“你有很多我沒有的東西!你想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民被抓走當奴隸嗎?”這種中二氣息滿滿的臺詞,也就無怪乎玩家們把“砍二”當作是對阿茲特克文明特色的總結并廣泛使用了。 與此名頭相匹配地,游戲中為阿茲特克文明設計的特色建筑正是以比賽結束后的血祭聞名的蹴球場——早期版本翻譯為“人祭球場”,更能體現出這種游戲背后的宗教狂熱氛圍。現代的游客們每每前往瑪雅或阿茲特克文明遺址時,都免不了被介紹到那些經受了千百年歷史風塵的球場,回味圍繞著這些石塊發生的種種故事。 ![]() 文明系列中對球場的介紹 ![]() 如今的人祭球場遺跡 運動界的活化石 在西班牙的殖民者登上美洲的土地,并且發現當地人正在用橡膠球進行游戲時,他們絕不會想到這種游戲的歷史甚至比他們的文明還要悠久。盡管沒有確切發明時間的記載,但考古學家已經在墨西哥發現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00年以前的球場,而彼時歐洲文明的火種還未在希臘的土地燃起,只有作為次生文化的愛琴文明如同風中殘燭在地中海的島嶼上徐徐搖曳。 ![]() 記錄有球賽場景的雕刻 悠久歷史的另一面意義,就是中美洲蹴球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場合中表現出了豐富的多樣性。流行于英國數百年的傳統球類游戲在19世紀就分化為足球和橄欖球兩種今天都極受歡迎的運動,更遑論有著三千年歷史的中美洲蹴球了。古代的技術注定了各地之間的交流貧匱,不同文化能夠利用的自然資源和技術都存在差異,因此不同文化之間蹴球的參賽人員數量、比賽場地、比賽規則等都不盡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美洲各文明的城市中都修建有球場,也就是說蹴球早已走進千家萬戶,在原住民的宗教和娛樂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古代繪本中的祭祀儀式 最初的蹴球規則十分簡單,就是保持著讓球不要落地和出界,可以類比成踢毽子或者無網的排球,這種原初的形式一直維持到現在,今日的部落民仍在進行由此演變過來的稱為“Ulama“的游戲。在民間蹴球一直是頗受歡迎的娛樂方式,打法也多種多樣,可能會用髖骨(大腿根外側)、前臂甚至是球拍和球棒來擊球,場地也只需要在泥土上畫幾根線就能應付,和今天拉兩個雪糕筒作球門易拉罐當足球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