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6》是Firaxis Games開發,2K Games發行的歷史策略回合制游戲,于2016年10月21日發行PC版本,2018年11月16日登陸Switch平臺,2019年11月22日發布了XboxOne、PS4版本,為《文明》系列第六部。 文明6中有很多自然災害,那么這些自然災害都會造成什么影響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文明6 2021自然災害大全吧。
文明6全自然災害影響匯總 洪水 洪水分為3個級別:中型洪水、大型洪水、千年難遇洪水。當洪水被防止(大浴場、大壩等)后,其帶來的增產概率會降低一半。 影響范圍 一次洪水影響的范圍為連成一整片的泛濫平原(注:包括草原泛濫平原、平原泛濫平原與沙漠泛濫平原,大小為4~10格)。 破壞 中型洪水:100%劫掠所有受影響范圍內的(注:后文提到的一切災害影響均只作用于受影響范圍內的格子以及格子內的個體)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注:當一個區域或是一個建筑被劫掠后,所有以該區域/建筑作為前置條件的建筑將會被自動劫掠,即高級建筑有更高的概率被劫掠)。(注:每個受影響的個體單獨判斷一次幾率。下同) 大型洪水:100%劫掠改良設施,50%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50%劫掠區域,15%殺死人口(注:殺死人口的判定針對的是受影響的單元格,一旦該單元格判定成功,該格子所屬的城市失去且僅失去1人口——無論該單元格是否有人工作、有多少人口工作,唯一的例外是1人口的城市不會失去人口。與其它災害影響判定一樣,每個受影響的單元格均會進行一次人口損失判定。下同。),15%殺死平民單位,并對陸地單位、區域血量與區域外部防御造成30~50HP的傷害。 千年難遇洪水:100%劫掠改良設施,80%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80%劫掠區域,25%殺死人口,25%殺死平民單位,并對陸地單位、區域血量與區域外部防御造成50~70HP的傷害。 增產 中型洪水:沙漠泛濫平原25%+1糧食;草原泛濫平原15%+1糧食;平原泛濫平原30%+1糧食。 大型洪水:沙漠泛濫平原30%+1糧食,15%+1產能;草原泛濫平原25%+1糧食,30%+1產能;平原泛濫平原45%+1糧食,10%+1產能。(注:在每個地塊上,每種產出的增加概率是獨立計算的,即一場洪水可能為一個地塊同時帶來1糧食與1產能。下同。) 千年難遇洪水:沙漠泛濫平原45%+1糧食,25%+1產能;草原泛濫平原40%+1糧食,40%+1產能;平原泛濫平原60%+1糧食,15%+1產能。 總結:洪水可以帶來大量的產能加成,但也會造成嚴重的區域損壞和人口損失,建筑大壩可以預防大部分的洪水,奇觀大浴場也可預防洪水(不過基本搶不到)。 火山噴發 火山噴發分為3個級別:溫和性噴發、災難性噴發、毀滅性噴發。游戲開始時,全地圖的火山均處于休眠狀態,隨著游戲進行,一部分火山會逐漸變為活躍狀態,并且隨時可能噴發,而另一部分火山則會休眠到游戲結束。會變為活躍火山占全部火山的比例與災害等級有關——0級:45%;1級:60%;2級:70%;3級:80%;4級:95%。 影響范圍 一次火山噴發的影響范圍為距離火山1格的可通行單元格。 破壞 火山噴發會移除受影響單元格上所有可移除資源。 溫和性噴發:100%劫掠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 災難性噴發:100%劫掠改良設施,75%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75%劫掠區域,20%殺死人口,20%殺死平民單位,并對陸地單位、區域血量與區域外部防御造成40~60HP的傷害。 毀滅性噴發:每種破壞都有30%的概率延伸1格影響范圍。(注:每種破壞分別計算1次延伸范圍概率,即可能出現劫掠2環內所有的改良設施,但只劫掠1環內所有建筑的情況。延伸范圍只會在災害等級為3或4時發生。)100%劫掠改良設施,80%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80%劫掠區域,35%殺死人口,35%殺死平民單位,并對陸地單位、區域血量與區域外部防御造成60~80HP的傷害。 增產 如果受影響的單元格地形無法形成火山土地貌(如海岸),或是該單元格原本的地貌是不可移除地貌(如地熱),則該單元格無法受到火山噴發增產的影響。受到火山噴發增產的單元格會移除掉當前地貌,并形成火山土地貌。 溫和性噴發:35%+1糧食,15%+1產能。 災難性噴發:50%+1糧食,25%+1產能,10%+1科技。 毀滅性噴發:75%+1糧食,35%+1產能,15%+1科技。 奇觀火山噴發 目前游戲中三座奇觀火山:乞力馬扎羅山、艾雅法拉火山、維蘇威火山。這些火山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即不會休眠,隨時有噴發的可能(小技巧,開局打開氣候界面,有不穩定的火山說明有奇觀火山)。 乞力馬扎羅山不會毀滅性噴發,但其噴發對區域與改良設施造成的破壞稍嚴重于普通火山。不過,乞力馬扎羅山的噴發產出稍高于普通火山。 艾雅法拉火山不會溫和性噴發,且其噴發對于人口和平民單位造成的破壞稍嚴重于普通火山。 維蘇威火山只會毀滅性噴發,且其對人口與平民單位造成的破壞遠強于普通火山。同時,維蘇威火山也是全游戲唯一噴發可以產出文化的火山。 影響范圍 一次火山噴發的影響范圍為距離火山1格的可通行單元格。其中,同時相鄰艾雅法拉火山兩格的兩個單元格在破壞與增產判定時均判定兩次。 破壞 火山噴發會移除受影響單元格上所有可移除資源(也就是普通加成會被移出,但戰略資源不會)。 乞力馬扎羅溫和性噴發:100%劫掠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 乞力馬扎羅災難性噴發:100%劫掠改良設施,80%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80%劫掠區域,20%殺死人口,20%殺死平民單位,并對陸地單位、區域血量與區域外部防御造成40~60HP的傷害。 艾雅法拉災難性噴發:100%劫掠改良設施,75%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75%劫掠區域,30%殺死人口,30%殺死平民單位,并對陸地單位、區域血量與區域外部防御造成40~60HP的傷害。 艾雅法拉毀滅性噴發:100%劫掠改良設施,80%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80%劫掠區域,40%殺死人口,40%殺死平民單位,并對陸地單位、區域血量與區域外部防御造成60~80HP的傷害。 維蘇威毀滅性噴發:100%劫掠改良設施,80%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80%劫掠區域,100%殺死人口,100%殺死平民單位,并對陸地單位、區域血量與區域外部防御造成70~90HP的傷害。 增產 如果受影響的單元格地形無法形成火山土地貌(如海岸),或是該單元格原本的地貌是不可移除地貌(如地熱),則該單元格無法受到火山噴發增產的影響。受到火山噴發增產的單元格會移除掉當前地貌,并形成火山土地貌。 乞力馬扎羅溫和性噴發:50%+1糧食,25%+1產能。 乞力馬扎羅災難性噴發:50%+1糧食,35%+1產能,15%+1科技。 艾雅法拉災難性噴發:50%+1糧食,25%+1產能,10%+1科技。 艾雅法拉毀滅性噴發:75%+1糧食,35%+1產能,15%+1科技。 維蘇威毀滅性噴發:25%+1糧食,25%+1產能,25%+1科技,50%+1文化。 總結:基本沒法預防(畢竟總督梁只有一個),不過火山噴發能帶來大量的產能加成,所以風險是值得的。為了獲益最大化,建議在火山噴發前移除火山周圍的加成資源。 干旱 干旱分為2個級別:大型干旱,嚴重性干旱。 影響范圍 一次干旱會發生在5~9個相連且沒有地貌的可通行單元格。 破壞 大型干旱持續5回合,嚴重性干旱持續10回合。 干旱持續時,農場、牧場、營地、種植園、卡霍基亞土堆、內陸牧場、棚屋、梯田將會處于被劫掠狀態,且無法建設或修復此類改良設施。 干旱持續時,單元格-1糧食,如果城市擁有水渠、堤壩或梯井可防止此效果作用于本城單元格。 總結:不能帶來產能加成,而且不知道是不是bug,有的地塊會連續幾十回合都處于嚴重干旱。建造水渠和堤壩是防止干旱造成減產的最好方式。 風暴 風暴共有4種:只生成在雪地的暴風雪,只生成在沙漠的沙塵暴,只生成在草原與平原的龍卷風和只生成在海洋(注:此處海洋指深海地形)的颶風,每種風暴均有2個級別,且不論何種風暴、何種級別,均只持續3個回合。與其他自然災害不同的是,風暴可以移動。 影響范圍 一次風暴影響的范圍為其生成的可通行單元格與移動到的可通行單元格。風暴只會在移入單元格造成損害,單位進入風暴所處的單元格不會受到傷害。 破壞 嚴重性暴風雪:占地7格的六邊形。50%劫掠改良設施,25%摧毀改良設施,40%劫掠建筑,15%劫掠區域。 災難性暴風雪:占地19格的六邊形。100%劫掠改良設施,50%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50%劫掠區域,15%殺死人口,20%殺死平民單位,100%對陸地單位造成40~60HP的傷害,60%對海軍單位造成40~60HP的傷害。 梯度沙塵暴:占地3格的三角形。75%劫掠改良設施,35%摧毀改良設施,60%劫掠建筑,25%劫掠區域。 哈布沙塵暴:占地7格的六邊形。100%劫掠改良設施,75%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75%劫掠區域,20%殺死人口,20%殺死平民單位,100%對陸地單位造成40~60HP的傷害,60%對海軍單位造成40~60HP的傷害。 多漩渦龍卷風:占地1格。75%劫掠改良設施,35%摧毀改良設施,60%劫掠建筑,20%劫掠區域。 爆發級龍卷風:占地3格的三角形。100%劫掠改良設施,75%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75%劫掠區域,20%殺死人口,20%殺死平民單位,100%對陸地單位造成40~60HP的傷害,100%對海軍單位造成40~60HP的傷害。 4級颶風:占地7格的六邊形。50%(對海岸低地單元格為100%)劫掠改良設施,25%摧毀改良設施,40%劫掠建筑,10%(對海岸低地單元格為100%)劫掠區域,60%對海軍單位造成40~60HP的傷害。 5級颶風:占地19格的六邊形。100%劫掠改良設施,50%摧毀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50%(對海岸低地單元格為100%)劫掠區域,15%殺死人口,20%殺死平民單位,100%對陸地單位造成40~60HP的傷害,100%對海軍單位造成60~80HP的傷害。 風暴移動規律 雖然剛生成的風暴是靜止的,但是風暴會在生成后的第2回合以及第3回合開始時移動8格,移動方向根據當前所在位置判定,8格移動分別進行8次判定。下文中的緯度概念與現實中的緯度概念類似,不同的是,在文明6中,地圖最上面一排單元格為北緯90°,最下面一排單元格為南緯90°。如果還有不明白,請自行百度“緯度”的定義。 下文中,箭頭代表一種可能性,每個箭頭有相等的可能性被選擇。也就是說同方向的箭頭越多,代表該方向的可能性越大。 北緯60°~北緯90°:↖←←↙↙ 北緯30°~北緯60°:↗↗→→↘ 北緯5°~北緯30°:↖↖←←↙ 赤道°~北緯5°:←↖ 赤道°~南緯5°:←↙ 南緯5°~南緯30°:↖←←↙↙ 南緯30°~南緯60°:↗→→↘↘ 南緯60°~南緯90°:↖↖←←↙ 總結:風暴傾向于在北緯60°與南緯60°附近徘徊,中緯度地區的風暴只會向東移動,高緯度和低緯度地區的風暴只會向西移動。 增產 嚴重性暴風雪:10%+1糧食。 災難性暴風雪:20%+1糧食。 梯度沙塵暴:10%+1糧食,20%+1產能。 哈布沙塵暴:20%+1糧食,30%+1產能。 4級颶風:30%+1糧食。 5級颶風:45%+1糧食,15%+1產能。 總結:(暴風雪、沙塵暴)可以增加產能,但經常一帶一路,基本沒法預防(總督只能保一座城)。 (龍卷風)最令人窒息的自然災害,不能加產能還經常一帶一路… (颶風)對海濱城市影響比較大,不過并不常見(不過這玩意連極地都有) 核泄漏 核泄漏分為3個級別:放射性蒸汽溢出,輻射泄漏,核心熔毀。核泄漏后會釋放出放射塵,受放射塵影響的單元格將在數個回合無法工作/建造改良設施/建造或修復區域或建筑。核泄漏只會在有核電站的工業區發生,完成項目【重啟核反應堆】可將核電站的工齡重置為0,避免核泄漏。 影響范圍 一次核泄漏影響核電站所在單元格和其1格內所有可通行單元格。 破壞 放射性蒸汽溢出:核電站工齡到達10以后有幾率發生。10%劫掠改良設施,20%劫掠建筑。放射塵持續2回合。 輻射泄漏:核電站工齡到達20以后有幾率發生。40%劫掠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50%劫掠區域,50%殺死平民單位,50%對陸地單位造成20~50HP的傷害,50%對海軍單位造成20~50HP的傷害,50%對區域血量造成20~50HP的傷害。放射塵持續10回合。 核心熔毀:核電站工齡到達30以后有幾率發生。100%劫掠改良設施,100%劫掠建筑,100%劫掠區域,80%殺死人口,100%殺死平民單位,100%對陸地單位造成20~50HP的傷害,100%對海軍單位造成20~50HP的傷害,100%對區域血量造成20~50HP的傷害。放射塵持續20回合。 總結:其實可以算人為災害了,不是很常見,重啟反應堆就可以預防了(不過鈾這么珍貴拿來造末日機甲和核武器不好嗎?) 下面是新季票更新的自然災害 太陽耀斑 影響范圍:全球 破壞:損壞全球電力系統,并殺傷高級單位。 生成:在天啟開啟前極為罕見,天啟開啟后常見。 預防:無法預防,只盡量阻止氣候變化到最后階段。 總結:偶爾會在天啟開啟前出現的自然災害,在天啟后會經常出現,造成全球電力系統癱瘓,對科技勝利十分不友好,建議盡量在天啟前游戲勝利,或碳捕集減緩氣候變化。 林火 破壞:焚毀樹林、雨林,持續三回合,殺傷位于林火單元格的單位,摧毀地塊上的改良設施,并隨機造成城市人口損失。在林火熄滅后樹林、雨林會重新生長,并增加1點糧食和生產力。 影響范圍:從熱帶到寒帶的都十分常見(前提是有樹),一旦生成就會在樹林和雨林隨機蔓延。 預防:把樹砍了就好。 總結:收益比較好的自然災害,你甚至可以用預言者生成林火以增加城市產能(不過要注意人口損失)。 流星雨 影響范圍:全球隨機中立陸地地塊。 破壞:如果地塊上有部落村莊,隕石則會直接覆蓋村莊。將單位移動到隕石上,則獎勵一個當前科技下最強的重騎兵單位,且不消耗維護費和資源。 預防:不用預防,這是好的。 總結:可遇不可求,如果前期撿到幾輛戰車可以對AI直接偷襲,后期影響不是太大。 彗星 影響范圍:如落入市中心,影響一格,否則隨機摧毀四格相鄰的單元格,會在天啟開啟后在全球陸地隨機生成。 破壞:直接摧毀影響單元格,包括城市和區域。摧毀地塊后會生產無法通行的彗星坑。 預防:和太陽耀斑同理,盡量拖延氣候變化過程。 總結:最糟糕的自然災害,會極大影響游戲進程,建議盡量在天啟前游戲勝利,或碳捕集減緩氣候變化。 本次分享游戲《文明6》攻略。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