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我們對比評測的兩個主角來頭都不小,一個是在國產智能手機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小米,另一個則是從數字娛樂新增業務做智能手機的樂視。對比機型之間的硬件配置是讓二者走到一起的原因,均為2K屏、1300萬像... 今天我們對比評測的兩個主角來頭都不小,一個是在國產智能手機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小米,另一個則是從數字娛樂新增業務做智能手機的樂視。對比機型之間的硬件配置是讓二者走到一起的原因,均為2K屏、1300萬像素鏡頭和高通驍龍810、4GBRAM等。如果海外品牌如今只剩下三星和蘋果能夠抓住國人的心,國產手機這些年的努力也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作為Android陣營中的兩款絕對實力派機型,這二位的狹路相逢絕對算得上是2015年上半年里最有看頭的一場廝殺,當然估計也有很多消費者在這兩款手機中猶豫不決。 在評測開始前,我們依然先來看看兩款手機各項參數的對比。 對于美,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所以對一款手機的褒貶就有著許多不同的聲音。小米初入智能手機圈的時候,每款機型的樣子都不那么搶眼,當然,價格才是它的殺手锏,所以人們也就將美與丑的界限放的很低。幾年過去了,不知道是頂不住壓力還是想通了與潮流接軌,從小米4起,小米開始融入金屬才是,到后來的小米Note更是將玻璃也融入進來,成為一款不折不扣的金屬/玻璃混和材質機身手機,造型上也是一改往日的“樸素”,時尚不少。
樂視作為后來者,算是有著不少先決條件,起碼這些年是看到聽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新生和國產廠商失敗與成功的案例。所以,一上來連發三款手機,每款手機都有其特點,樂1Pro作為中堅力量,從外觀上秉承了樂視“無邊框ID”的精神,熄屏和采用深色壁紙之后會給人以無邊框的錯覺,所以在設計上要比小米Note頂配版更激進也更前衛。
從正面前置鏡頭部分的細節可以看出,樂1Pro無論哪個單元的面積都要比小米Note大,這點在能力提升上的意義并不大,可能是沒有將logo安置其中的一種“任性”行為吧。其實兩款手機都是觸控式按鍵,只不過小米Note頂配版在沒有背光燈的情況下也會有底色,而樂1 Pro則沒有,所以在沒有操作的情況下樂1 Pro顯得更加的“干凈”。
如今機身背部想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那里才是設計師大刀闊斧展現靈感的地方,也是一個手機廠商最具代表性的地帶。首先從材質上來說兩款手機就有著天壤之別,樂1Pro為全鋁合金機身,而小米Note 頂配版則為雙曲面玻璃背板。再粗心的用戶也不難發現,樂1Pro的信號帶設計像極了”某果“,當然放眼望去全金屬背板的機型大多數都會采用這種大面積信號帶的設計,想必是如今最好的解決方案吧。1300萬像素配雙色溫補光燈是目前主流標準配置,從這方面來看,樂1Pro和小米Note 頂配版都達標了。
電源鍵都在機身的右側,而同為雙4G的兩款手機在卡槽位置設定上卻有著截然想法的思路,樂1Pro并沒有將物理按鍵全集中在機身右側,而是選擇將音量調節鍵放置左側,這與它擁有靜音快捷撥扭鍵有著很大的關系。
頂部和底部的降噪麥克風、紅外線端口和揚聲器不再多說了,數據線接口樂1Pro擁有時下最熱門的Type-C,正反隨意插拔是它的優勢,可目前普及率低,加入出門在外忘記帶在身邊,想充個電那幾乎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所以便捷度方面小編依然認為如今還是傳統的MicroUSB更實用。 小結:從手感上來說兩款手機截然不同,小米Note頂配版更纖薄,由于是玻璃背板,摸上去非常滑,有時候你會覺得它過于滑了,倒置如果你將它放在有些坡度并且摩擦力不大的桌面上,它會出現滑落的情況,并且由于背部兩側為弧形設計,在握持的時候會有些許硌手的感覺。樂1Pro雖然說是后來者,但是它的機身整體設計在如今并不陌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大一號的小米4,并且將它的背部材質從塑料換成鋁合金,中間弧度突起令握持時掌心更貼合,并且它的重量也使它拿在手里分量感十足。 ok,說外了外面的,我們來說說里面的。先從操作系統說起,小米Note 頂配版采用的依然是MIUI 6,而樂1Pro采用的是EUI。兩者均是基于Android5.0之上深度定制的,所以就算是有細微的差別,在操作體驗上也不會給消費者帶來太多的陌生感。
小結:由于小米Note在我們編輯部已經待了很久一段時間了,加上小米Note頂配版在系統方面與前者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在體驗的過程中我們還是非常熟悉的。樂1Pro亦是如此,與之前我們評測樂1也完全相同。簡單來說MIUI作為一個有著多年經驗的深度定制系統,它在人性化和諸多細節上的表現是要由于EUI的,帶這并不代表EUI一無是處,該有的都有,并且由于樂視在數字多媒體上的優勢,EUI也擁有獨一無二的專屬視頻區域和諸多新體驗,喜歡樂視網絡視頻資源的用戶相信對它的抵抗力為零。 下面來說說硬件配置吧,如果說2014年是高通驍龍801的年代,并不為過,805也只是年末的一個小小升級版。高通驍龍810才是15年的重頭戲,因為目前多數采用這個處理器的智能手機都會用上4GBRAM,懂的人都知道,其實一款手機的快慢絕對不會全部依賴于處理器,內存容量的大小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高通驍龍810八核處理器加上4GB RAM配置的兩款手機在性能上不用多想,絕對的發燒級別。
來看看跑分吧,樂1 Pro為51000分左右,而小米Note頂配版則為61000分左右。老賈在發布會上可是說樂1的跑分能到50000+,而實測并不理想,到了樂1Pro才有這樣的成績,有愧于高通驍龍810和4GBRAM。相同配置、相同測試次數得到的結果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別,是小編沒有意料到的,小米Note頂配版也終于再次幫助小米回歸到了跑分王的寶座。 均為2K屏、一個是5.5英寸,534ppi(樂1 Pro),一個是5.7英寸,515ppi(小米Note頂配版)。不到20ppi的差距小編我真的是很難用肉眼察覺到有什么區別,所以還是需要借助實測來看看它們的屏幕究竟孰好孰壞。
三原色測試環節,兩款手機都沒有出現偏色和邊緣漏光現象。
色彩過渡都還算平順,只不過小米Note 頂配版在綠色和藍色部分有些過渡不均勻的現象。
樣張測試,兩款手機的色調有著不同的表現。樂1 Pro偏綠,而小米Note 頂配版有些許偏紅。單從藍色樣張方面可以看到小米Note頂配版的表現是相當出色的,色準非常之高。
可是角度,在相同角度下測試,樂1 Pro的屏幕亮度要高于小米Note 頂配版,但是細節丟失上兩者的水平差別卻不大。 小結:在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年來的心得體會,安卓陣營之所以發展迅速,一是因為與iOS背道而馳,在前期滿足了一大批并沒有養成使用習慣,并且不喜歡付費購買APP的用戶。再者就是它的可玩性和自主改造空間非常大。并且安卓機那些參數嚇人、與時俱進的硬件也著實是滿足了一些樂此不疲喜歡吹噓的朋友。 其實對于使用來說,就算是高通驍龍615也是可以滿足大眾一切所需了,更不要說高通驍龍810這樣發燒級的配置了。這就像魔獸世界是最暢銷的網絡游戲,可它依然也是不怎么吃硬件配置的網絡游戲一個道理。所以消費者也真的不用太過拘泥于此,夠用就好。兩款手機在操作流暢度、軟件加載、運行速度上水平相當,功耗上一天使用下來掉點量小米Note頂配版也高于樂1 Pro。 最后來聊聊拍照,之前看過一個非官方統計,如今消費者使用智能手機功能的頻率,拍照是要比影音娛樂更高。所以這也代表其實一款手機的拍照能力好與壞更能作用消費者的購買。兩款手機前置鏡頭均為400萬,后置鏡頭均為1300萬,主鏡頭光圈均為f/2.0,傳感器也都是CMOS。從參數上來說兩款手機完全相同,但一直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相同的參數絕對不代表它們的表現是相同的,下面就來通過實際測試看看結果吧。
測逆光環境下,細節和色彩還原都很準確,高光部分大樓的輪廓也都很清晰。
順光環境下,明暗細節兩款手機處理的都不錯,但是從兩個測試環節都能看出樂1 Pro的銳度要比小米Note 頂配版高。
微距拍攝,由于都是f/2.0光圈,所以在背景虛幻和過渡上基本相同。并且主體細節上也都相同。可是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機槍兵胸前的燈泡顏色不同,樂1Pro呈青色,而小米Note 頂配版偏綠色,從實際情況來看其實是前者更接近色彩還原。
夜拍,燈光眩光、拉線更嚴重的是小米Note 頂配版,并且暗部白噪也是它更明顯。在夜拍方面樂1Pro的表現很不錯,這與之前測試的樂1更有提升。 小結:小米Note 頂配版雖然在一些方面的拍照結果不如樂1 Pro,但是對焦速度、精準度上卻是樂1Pro如今還不能比的,這與軟硬件調校的成熟度有著必不可少的關系。在評測樂1的時候其實小編就對它的拍照有著很高的評價,這次樂1Pro的表現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總結:如果你特想知道兩款手機500塊錢差在哪了,小編淺顯的認為第一是品牌價值,拋開樂視這些年在數字媒體的成就,來做手機它就是新人,就是需要給人認可和認知的過程。第二就是設計難度,“無邊框ID”的難度其實遠遠不及小米Note頂配版雙弧度玻璃背板。 從3299元的最初定價,直降300元將最終價格鎖定在2999元的小米其實是聰明的,因為在放出3299元到漫長的上市等待期間,小米一直在充當第三人站在邊上看市場呼聲,人們理解小米走高端市場的心理,但接受慣了小米性價比風格的消費者想要去接納3299元價格的手機也確實有些困難,并且它也會成為阻礙快速更換手機的門檻,畢竟讓你拿出1999元和3299元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