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六、5G實測:體驗還是比4G暢快驍龍765G是高通首款5G集成式SOC,集成了高通第二代5G基帶驍龍X52以及配套的射頻系統。驍龍765G在SoC內部集成5G基帶,相較早期分離式5G方案,集成度更高...
六、5G實測:體驗還是比4G暢快 驍龍765G是高通首款5G集成式SOC,集成了高通第二代5G基帶驍龍X52以及配套的射頻系統。 驍龍765G在SoC內部集成5G基帶,相較早期分離式5G方案,集成度更高、體積更小、功耗也有一定優勢。同時,其實現了對NSA、SA雙模5G的支持。 ——5G網絡測速 網速方面,我們使用主流的Speedtest軟件進行測試,需要提一下的是,筆者此番測試是在家里的臥室當中,更能反映一般用戶在生活當中所體驗到的5G網絡使用質量。 可以看到在我們的測試環境當中,小米10青春版的5G網絡下載速率是4G網絡下的31倍,上傳速度是后者的7.9倍。 在這樣的5G網絡環境下,下載應用可做到點擊之后即刻讀滿進度條的效果,網頁開啟也基本不存在加載時間,點擊即開啟頁面。隨意拉動1080P在線視頻的進度條,在5G網絡環境下幾乎看不到任何緩沖,基本瞬間緩沖完成。 ——5G網絡時延體驗 筆者一直都十分在乎網絡延遲,接下來我們對日常使用場景的時延進行測試,具體的測試方案是采用人人均可復現的——ping百度主頁。筆者將使用小米10青春版在5G網絡下ping,來對比4G網絡下的測試結果。 以上是小米10青春版分別在5G、4G網絡下ping百度的延遲表現。可以看到4G網絡下平均延遲為50ms,5G網絡下平均延遲為32ms。小米10青春版的5G平均網絡延遲比在4G網絡環境下低了大約18ms。 目前5G階段以NSA組網模式為主,用戶面通過5G傳輸,控制面信令仍舊通過4G傳輸。也就是說非獨立組網模式下的總延遲是4G控制面信令延遲疊加5G用戶面延遲,再疊加互聯網延遲。 所以當前階段,受制于運營商,不僅僅是游戲延時,日常使用下所有5G手機的網絡延遲亦不能有什么明顯提升。只有在未來SA組網模式完善,踢掉4G控制面信令延遲這個阻礙,更低更理想的時延才有可能實現。 而小米10青春版全面支持SA/NSA 5G雙模組網。也就是說,無論在哪個階段,哪個時期,哪種網絡環境下,它都可以平穩過渡、正常使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7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