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年人們就稱小米最可怕之人并不是雷軍,而是黎萬強,他才是小米幕后最大的英雄。參與感就是他創造的,什么 F碼以及預售搶購模式也是他創造的,許多品牌學習小米的精髓基本上都是這位高人的原創,只不過他一直在... 當年人們就稱小米最可怕之人并不是雷軍,而是黎萬強,他才是小米幕后最大的英雄。參與感就是他創造的,什么 F碼以及預售搶購模式也是他創造的,許多品牌學習小米的精髓基本上都是這位高人的原創,只不過他一直在幕后沒人知道罷了,如今他強勢復出小米5成了他的試水一戰。 在2K屏漸成Android旗艦手機“標配'的當下,小米5屏幕采用1080P分辨率的做法多少有點讓人詫異。小米Note頂配版搭載驍龍810處理器,配備2K屏;小米5搭載性能更強的驍龍820處理器,屏幕分辨率卻只有1080P。
其實早在去年1月底,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就在微博上表示2K屏手機的用戶體驗很差,還強調了小米Note的電池續航能力并不盡如人意。直到現在,華為也沒有推出2K屏手機(Nexus 6P為代工品牌)。一年后小米5不用2K屏的原因,黎萬強也歸結為“在小米Note上用過,費電費資源,而感知度不高!” 作為更廣為人知的“失敗案例',2014年12月上市的MX4 Pro就因為采用2K屏讓三星Exynos 5430處理器“壓力山大"。運行卡頓、續航時間短等問題頻出,MX4 Pro用戶甚至無奈通過軟件強行降低屏幕分辨率這樣的方式來提升使用體驗,這在旗艦機中恐怕也是頭一遭。從2499元的首發價,到低至999元的現售價,2K屏MX4 Pro的“跳水之路'令人唏噓。
自從2010年iPhone 4采用視網膜(Retina)屏幕后,手機廠商的屏幕分辨率之爭就愈演愈烈。但正如手機攝像頭像素之爭,如果把穩不好一個度,高分辨率帶來的綜合體驗或許還不及低分屏。雖然2K屏早在2013年底就被vivo用在旗下Xplay3S機型上,但高分辨率帶來的弊病一直困擾著手機廠商。
同等電池容量下,屏幕分辨率越高耗電就越大。雖然不少廠商針對高分屏使出了各種各樣的節電技術,例如通過降低屏幕亮度、色域等來降低功耗,但實際效果并不顯著。廠商們更常用的辦法莫過于配備大電池,來讓高分屏手機實現更長續航,而這又與輕薄機身的設計趨勢有所沖突。采用高分辨率屏幕也意味著手機在運行程序時,CPU和GPU要消耗更多資源來進行驅動。內存需要更大的帶寬,這也會對續航帶來更大的影響。 高分辨率屏幕帶來更高技術成本的同時,也讓手機的售價變得更高。小米5不采用2K屏的潛臺詞可能是其定價并沒有外界炒作得那么高,或許還是賣1999元。索尼在去年9月發布了4K屏手機Xperia Z5尊享版,其國行定價達到5699元。
對于屏幕分辨率,也要一分為二地來看。中小屏(例如5英寸以下)手機顯然沒有太大的必要來配備2K屏。在這些小尺寸手機屏幕上采用2K和1080P分辨率所帶來的不同顯示效果,人的肉眼已經很難分辨出來。所以,小米5屏幕大小可能維持在5.5寸以下。 但隨著手機屏幕的不斷變大,2K和1080P分辨率顯示效果的差別也會越來越明顯。對于6寸及其以上尺寸的平板手機而言,2K分辨率的屏幕就顯得更有必要,大的機身面積也能塞下更大容量的電池。 綜上所言,更長的續航時間、更穩的運行環境、中等尺寸的屏幕、更具性價比的定價,這些因素共同作用讓小米5最終放棄了2K屏。 如果小米5使用5.5寸以上的屏也就是六寸左右的屏,相信小米一樣會上2K屏,不同的手機尺寸配不同的屏這在當下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再有手機定位不同,拿屏來說事已經過時了。 相關閱讀:小米5屏幕有多大尺寸? 小米5屏幕參數敲定,坐等2月24日小米5發布會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