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魅族 MX5、華為榮耀 7 已正式上市,在中、高端市場,小米目前僅靠小米 4、小米 note 在苦苦支撐,年度旗艦小米手機 5 雖時有曝光,但配置及售價一直是飄忽不定,讓人難以確定其真假。而繼外媒曝... 魅族 MX5、華為榮耀 7 已正式上市,在中、高端市場,小米目前僅靠小米 4、小米 note 在苦苦支撐,年度旗艦小米手機 5 雖時有曝光,但配置及售價一直是飄忽不定,讓人難以確定其真假。而繼外媒曝光小米 5 配置后,日前,微博網友@KJuma 在個人社區放出一張小米 5 及小米 5 plus 工程機參數配置圖,“驍龍 820+超聲波指紋識別+MIUI7+快充+全金屬”的組合看上去相當逆天,但小米 5 售價打破常規不再是 1999 元,而是 2399 元,小米 5 plus 則暫未可知。 ![]() 網絡曝光的疑似小米 5 真機圖 詳細配置方面,小米 5 采用 5.2 寸負液晶 2K 分辨率屏,雙面 4 代大猩猩 2.5D 曲面玻璃,前置 1300 萬像素+后置 1600 萬像素攝像頭,搭載高通驍龍 810 處理器,支持高通最新超聲波指紋識別,運行基于安卓 5.1 全新浮屏化風格系統的 MIUI7,內置 3000 毫安時電池,支持快速充電 5 分鐘充滿 30%,40 分中充滿 100%。售 2399 元。 小米 5 plus 屏幕則升級到 5.7 寸,配備最新點離子 2K 屏,全金屬機身,非三段式,采用吸波材料,前置 1200 萬像素+后置 2300 萬像素攝像頭,支持光學防抖、激光對焦,搭載高通驍龍 820 處理器,支持超聲波指紋識別,運行基于安卓 5.1 全新浮屏化風格系統的 MIUI7,電池容量提升至 3500 毫安時,支持快充,50 分鐘充滿。 ![]() 網絡曝光的小米 5 及小米 5 plus 工程機參數配置圖 而外媒曝光的小米 5 配置與上述配置略有區別,具體來說,采用 5.3 寸 2560×1440 分辨率屏,運行 Android 5.1.1 系統;內置 4GB RAM,存儲空間有 16GB 和 64GB,且支持擴展;攝像頭組合為前 600 萬+后置 1600 萬像素;提供 micro SIM;電池為 3030mAh。 而另有消息稱,小米由于采用高通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有可能要延期至年底才亮相,但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強調,小米 5 未必一定使用高通的指紋識別方案,高通方案只是選項之一,有其他公司的方案早就被調試完成,看來小米 5 應該會趕在今年 9 月亮相。 綜合上述爆料來看,處理器、指紋識別、快充儼然已無異議,尤其是高通驍龍 820,對于小米打造一款真正的最強安卓旗艦意義重大。據悉,驍龍 820 第一版已送給客戶測試,如果進展順利,年底該款處理器將正式出貨,屆時小米 5 Plus 也有望發布。但考慮到高通 810 的前車之鑒,小米 5 plus 距離正式上市必然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 至于高通驍龍 810,小米 5 是否會采用,頭條前瞻認為應持保留態度,高通在公關 810 過熱問題上并不給力,且小米 note 頂配版 5 月才正式上市,雖然官方并未公布其銷量,但一向堅持線上渠道的小米,在線下小米之家同樣啟動了小米 note 頂配版售賣活動,間接暗示了小米 note 頂配出貨難的問題。此外,從小米 note 標準版和小米 note 頂配版處理器版本處理來看,小米 5 及小米 5 plus 的處理器版本應該不會如此接近,畢竟這樣兩款機型的售價差就難以拉開。 而全金屬機身,魅族、華為、華為榮耀都已有相關機型,小米必定會跟進。 ![]() 疑似 MIUI7 系統截圖 最后要談的是 MIUI7,此前,第三方 ROM 團隊 AOKP 曾放出消息稱,他們正在和小米一起開發 MIUI 7 (代號 MiKangy) ,其基于 Android 5.1,率先運行的機型是小米 5 代手機。AOKP 還強調,MIUI 7 會給用戶帶來完全自主體驗的感受。但上述消息由 AOKP 單方發布,小米并未置評,真實性值得商榷。 此外,在今年 1 月份,微博網友@弎樓陽臺曾曝光一組疑似 MIUI7 系統截圖,從顯示的圖片看來,圖標相比 MIUI6 處理得更加精致,全新設計的主屏和圖標,采用的依然是近幾年被蘋果 iOS7 所帶起來的扁平化風格。但真實性仍然存疑。 ![]() 疑似 MIUI7 系統截圖 雖然關于 MIUI7 的消息不多,但考慮到前幾代 MIUI 發布的時間,MIUI7 很可能會在今年發布,而且極大可能是隨同小米手機 5、小米手環 1S 共同發布。 總結:關于小米 5、小米 5 plus 配置參數目前已有多個版本,在其未正式發布前,任何變化都可能產生,因此,米粉大可抱著了解的心態獵奇,不必過分當真。當然,從近期小米公布的上半年銷量及小米近期多場降價促銷來看,小米業績壓力不小,在大部分產品已現貨供應的情況下,小米確實需要新的產品來刺激刺激消費者,以進一步保持關注度了。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