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三、體驗5000萬超感光相機:大底直逼卡片機的先行者相信很多對手機攝影有所關注的老用戶都多少會有所留意過,手機攝影發展到今天短短的數年時間,經歷了相當多的演進、求索。曾經,在最初的蠻荒時期,手機廠商...
三、體驗5000萬超感光相機:大底直逼卡片機的先行者 相信很多對手機攝影有所關注的老用戶都多少會有所留意過,手機攝影發展到今天短短的數年時間,經歷了相當多的演進、求索。 曾經,在最初的蠻荒時期,手機廠商只是簡單將上游廠商提供的鏡頭和傳感器安置在手機上,然后通過簡單的像素數字大小比拼好壞優劣,當然那個時候也沒有很多人會在乎拍照的好壞。 后來,隨著大家在社交平臺的活躍、對手機攝影的關注,廠商們開始嘗試研究一些關鍵的影像技術,相機模組的鏡頭數也越堆越多,一些公用的相機算法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就像做手機硬件一樣,差異化成了手機攝影的一個重要方向。 如今,很多手機廠商走到了自研ISP這一環就已經卡住無法繼續前行,而跨過這一關的已經進入了更深層次的探索。比如榮耀,已經踏入了光學底層研究階段,而不僅僅停留在光學、ISP芯片和算法層面。 ——關于IMX700 細數榮耀在影像領域的發展歷程,其實可以發現幾乎每一步它都走在同時期廠商、產品的前面一個身位。 最早可以追溯到榮耀6 Plus的時代,當時榮耀率先脫離像素數量比拼,推出世界首個雙攝拍照系統,在當時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絕無二家。而后依然先邁一步進入到光學、ISP芯片和算法的自研領域。 率先開啟多攝時代的榮耀6 Plus 回首可以發現,在2019年榮耀V30系列引入聯合SONY共同開發的RYYB顏色濾波器之時,相當一部分對手就已經跟不上了。 這一次,一如當年榮耀6 Plus率先推出雙攝影像系統,榮耀30 Pro+又一次給出了超前于同時代的方案——它將超大底主攝引入到手機攝影當中。 那么這個所謂的“超大底”到底有多大?是一種什么樣的概念? 在照相機當中,1英寸CMOS是一個分水嶺,比1英寸小的CMOS,往往會被卡片機使用,比1英寸大的,一般會被歸類為微單。而達到1英寸級別,比如尼康J系列小微單、索尼的RX100系列黑卡,都是1英寸,都被認為是手機幾乎無法靠近的尺寸。 這也是卡片相機幾乎快要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但1英寸左右CMOS的相機還在市場上活躍的因素之一。很多人還在使用卡片相機用以輕攝影、旅行攝影、家庭攝影、短片拍攝這些非專業的需求。 尺寸對比示意 IMX700的尺寸達到了1/1.28英寸,是目前商用的手機圖像傳感器中尺寸最大的。所謂“底大一級壓死人”,就是因為更大的圖像傳感器尺寸,才能放下更多、更大的像素點。IMX700的單位像素點尺寸進一步提升,達到了1.22μm。相比IMX600的單像素面積,IMX700約提升了48.8%。 目前高像素傳感器大都需要合并像素來輸出照片,然而,合并的像素越多,像素之間的物理結構損失也會越多,所以綜合多方面的考慮,IMX700選擇了像素四合一輸出,以減少損耗,得到更佳的成像。 ——獨家RYYB陣列 IMX700的超大底還只是其中一個最基本的特性,榮耀與華為獨家的RYYB超感光濾鏡陣列堪稱是護城河一樣的存在。 RYYB陣列可以將傳統RGGB CFA中的綠色像素替換為黃色像素,從而是進光量相比RGGB陣列增加40%。將RYYB帶來的感光能力提升計算在內,結合最高支持的ISO 409600,榮耀30 Pro+的感光能力進一步提升。 IMX700擁有1.22μm的超大像素,可以像Dual PD技術那樣,將一個像素點一分為二。不僅如此,IMX700還擁有像素四合一的能力。這是業界首次將Dual PD和像素聚合兩大技術同時在一枚傳感器上實現。 Dual PD技術是利用全像素對焦,實現更快更準的對焦效果;像素聚合是追求更大的單像素尺寸,獲得更精美的畫質。兩種技術合二為一,意味著在IMX700不管在像素聚合還是高分辨率輸出的情況下,都具有全像素對焦的能力。 在像素聚合的情況下,像素點的感光面積更大,PD信息更多,在更暗的場景下能夠擁有更多的有效PD信息。反映到實際拍攝中,就是更高的對焦能力。得益于全像素八核對焦,榮耀30 Pro+可以在低于1 lux的暗光環境下,依舊擁有出色的對焦能力。 以下所有樣張均為手持拍攝,未借助任何工具輔助。 ——樣張展示 逆光 夜間拍攝 夜間拍攝 先以iPhone11為例感受一下夜間拍攝時的環境亮度 夜間拍攝 常規模式 夜景模式
上一頁 1 2 34 5 6 7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