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米3背面底部外觀由于后殼無法拆卸,所以只能選擇在別的地方安裝SIM卡了,小米出人意料的將SIM卡槽設計在了機身頂部,而且面積明顯要比一般的SIM槽大一些,很有可能會支持標準SIM卡。此外3.5mm... 小米3背面底部外觀
由于后殼無法拆卸,所以只能選擇在別的地方安裝SIM卡了,小米出人意料的將SIM卡槽設計在了機身頂部,而且面積明顯要比一般的SIM槽大一些,很有可能會支持標準SIM卡。此外3.5mm耳機接口也位于機身頂部。
仔細來看一下SIM卡插槽,其邊緣和機身的切合較為緊密,但取卡孔邊緣已經有所磨損了。手機邊緣處理的頗為圓潤,前面板與后殼有明顯的分界線。
最終的事實證實了我們的猜測,小米手機3確實支持標準大小的SIM卡。如果你是Micro SIM卡用戶,還是提前準備好卡套吧,未來零售版的附件中小米應該會贈送一個卡套。
揚聲器接口終于出現了,小米居然把它設計在了機身底部正中間的位置,而Micro USB接口則位于機身底部靠右側的位置,這種設計風格其實應該屬于模仿諾基亞Lumia設計。
Micro USB接口特寫,其邊緣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磨損,這應該是工程機的緣故。另外從外殼預留的接口用戶很難分辨出那邊是正面,如果將接口預留成梯形,效果可能更好。
小米3揚聲器部分特寫,共提供了120個揚聲器出聲孔,呈規則的矩陣狀排列。
再來看一下前后面板的匯合處,在頂部以及底部,機身前面版相對后殼來說有一定的凸起,但這個凸起帶有一定的弧度,并不影響手感。
來看看機身側面的特寫,機身后殼用一定的弧度將前面板包裹,二者的貼合做的相當不錯,并沒有出現任何縫隙,在這方面沒有發現做工問題。
小米3音量鍵以及電源鍵均位于機身右側,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將音量鍵設計成了金色,和后殼并不是一個顏色大,但卻毫無違和感。從音量鍵的特寫我們可以看到音量鍵并未凸出機身太多,而且邊緣過度比較自然,按鍵下壓力度適中,手感尚可。
小米3搭載雙頂級四核處理器 小米3代的處理器將分為Tegra 4和驍龍800兩個版本,前者主要用于移動版,支持TD-SCDMA網絡,而后者則用戶聯通/電信版,支持WCDMA/CDMA2000網絡。至于5英寸1080p屏幕、2GB內存、16/32GB機身存儲空間、13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等配置方面兩款手機不會有任何區別。
Tegra 4是全球首款Cortex-A15架構的四核心處理器,代號為“Wayne”,相比Tegra 3來說它并沒有增加核心數量,但將內核架構從Cortex-A9升級到了Cortex-A15,而且依然是“4+1”核心設計,即具備四顆主核芯和一顆省電核心。Tegra 4內部擁有72個GPU核心單元,GPU處理能力號稱是Tegra 3的六倍以上。 Tegra 4處理器采用臺積電的的28nm HPL工藝制造,和28nm HPM工藝不同的是它更加注漏電率與性能之間的平衡。Tegra 4處理器內部的四顆Cortex-A15架構的核心最高頻率可達1.9GHz左右,另外其內存支持也從Tegra 3的單通道升級至雙通道。 Tegra 4處理器并沒有集成基帶芯片,如果使用在手機上,廠商需要單獨配備一顆基帶,本次小米手機3就單獨配備了一顆支持TD-SCDMA網絡的基帶芯片,具體型號還有待查證。 此外小米手機3的采用這顆Tegra 4并不是Shield掌機中那顆,它的代號為AP40,和原版T40相比精簡了部分在手機上用不到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頻率,發熱控制能力也更加完善,TDP從Tegra 4的8W左右降低到了3W,完全符合手機的需求,同時也帶來了發熱量的降低。 驍龍800處理器 驍龍800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夠在性能方面與Tegra 4抗衡的產品(Exynos 5410顯然還不夠資格,Exynos 5420只是紙面發布),它在設計之初就是為智能手機而生的,因此相對Tegra 4來說更加適用于手機,目前包括LTE-A版的Galaxy S4、索尼XL39h以及LG G2等多款重磅產品均采用了驍龍800。 上一頁 1 23 4 5 6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