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近風頭最盛的手機莫過于剛剛發布的小米4了,盡管宣傳詞招來了各式各樣的吐槽,但的確吸引了無數眼球,應當說效果不錯。我試用的這臺樣機是黑色版本,拿到手第一件事便是對外觀和做工的全方位觀察。這里暫不討論... 最近風頭最盛的手機莫過于剛剛發布的小米4了,盡管宣傳詞招來了各式各樣的吐槽,但的確吸引了無數眼球,應當說效果不錯。我試用的這臺樣機是黑色版本,拿到手第一件事便是對外觀和做工的全方位觀察。這里暫不討論304不銹鋼材料的價值和檔次,單就金屬邊框加工水準和屏幕的裝配工藝來看,算得上非常精細,手感也很扎實。 值得肯定的是,小米4的耳機插孔用料和適配度不錯,插頭連接非常穩固,可以保證音頻信號的良好傳輸。 內置入門均衡器發掘耳機潛能 我的評測重點是聲音表現,但是小米4在官方宣傳上并未在這方面有所突出,或者說沒有把音質表現作為一個賣點。當耳機首次插入后,屏幕上會跳出關于耳機設置的兩條通知,一個是自定義耳機按鍵,一個是設置耳機類型。這是個很人性化的設計,旨在提醒用戶更充分地發揮耳機的功能。 自定義按鍵功能便于操控,在此不必細說,值得研究的是設置耳機類型也就是小米的“米音”功能。在設置菜單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所用的耳機選擇相應項目,以獲得更好的音效,特別是使用小米耳機的用戶——內置的選項中有3個專屬小米。此外,用戶還可以對內置均衡器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出進一步的調整,不過這個均衡器只有7個頻點可以調整,屬于入門級。 嘗試了一下不同選項下耳機的表現,聲音的變化相當明顯,但是究竟哪一個設置更適合自己的耳機,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對比試聽才能得出結論。為了更好地探察小米4的聲音表現,我決定暫時關閉米音功能。 低頻表現是亮點遠勝MTK 8核機 小米4的最大亮點在于低頻表現,與我手頭的iPhone 5相比非常接近,雖然直覺上推力似乎稍小一點點,但是低頻的量感和強勁的程度很相似。與配置價位相似的1加手機對比,小米4的低頻更有力,遠勝千元價位的MTK 8核機。這樣的聲音風格非常適合演繹流行、搖滾、重金屬之類的音樂。 中高頻略顯雞肋不如一加手機 相比之下,小米4的中高頻表現不夠出彩,人聲表現中性,有砂石感。高頻解析力一般,在播放小提琴的時候尤為明顯,音符被打磨得過于光滑,擦弦的細節(也就是發燒友常說的松香味)表現不足,這方面要比一加手機遜色一籌。而音場和空間感的表現不過不失,算是合格水平。 總結:小米4音質80分(滿分100) 總結:小米4的音質可以打80分,低頻的出色表現使得它更適合演繹比較現代的音樂類型,但是搭配上需要注意,避免低頻過多的“轟頭”型耳機。此外,“米音”值得深入研究,從行業內趨勢來看,利用軟件的算法補償中低價位耳機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是個有效的方法,近來逐漸被各個廠家重視,在合理調整的基礎上,不僅方便且能快速見效。
![]()
![]()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