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三、主攝詳析:1/1.28''大底極限王炸 剝奪卡片相機最后的尊嚴從P20系列開始,華為就開始了與暗光攝影的決戰。當年的P20用上當時最大的1/1.7''主攝傳感器;...
三、主攝詳析:1/1.28''大底極限王炸 剝奪卡片相機最后的尊嚴 從P20系列開始,華為就開始了與暗光攝影的決戰。當年的P20用上當時最大的1/1.7''主攝傳感器;P30在大底基礎上換了RYYB顏色濾波器,以提升進光量;而P40系列直接亮出手機界的極限王炸: P40系列的傳感器尺寸高達1/1.28''(距離1英寸僅有一步之遙),50MP像素數,像元尺寸1.22μm(四合一融合后輸出2.44μm超大像素),支持全像素八核對焦,搭載RYYB濾鏡陣列,支持OIS光學防抖。 ——為什么是5000萬像素? 近期,輿論聲場對于大像素的爭論此起彼伏,我想,也一定會有很多用戶在一場又一場觀點對沖當中陷入愈加迷惑的境地。 其實但凡稍稍通曉相機技術的人都應該知道,在手機上并不同時存在沒有完美無缺的光學系統和感光器件,在兩者之中實現相對的平衡永遠是手機影像所逃不開的命題。 一般來說,愈高的像素數會帶來愈小的單像素尺寸。同時,在多幀曝光融合(比如夜景模式)的過程當中,大像素數單幀文件會帶來更大的計算量。可以一窺從4000萬像素的規格提至5000萬像素,這一過程應當是經歷了極為審慎的考慮。 正所謂江湖路短,英雄所見略同,華為和索尼最終都以50MP作為IMX700應該兼顧的像素數。 華為相機工程師“Maidoudemaidou”曾公開過IMX700背后的研發經過:華為在IMX700傳感器的定制過程中,申請了涵蓋了十幾個像素類型的專利。索尼內部也有許多像素類型的原型傳感器在開發,最后是在兩者共同決策下,選擇并形成了大家今天所看到的方案。 筆者在近段時間的拍攝體驗當中能夠感受到這套方案所帶來的便利——1.22μm的像元尺寸,日常默認以12.5MP出圖,2.44μm的超級大像素在八核對焦Octa-PD加持之下能夠在弱光和暗光場景維持快速自動對焦。 ——1/1.28''幾乎剝奪卡片相機最后的尊嚴 在手機端做大底相機的挑戰極大,尤其是要保證中心四角的鏡頭質量的前提下,另外兼顧整機厚度。 前文我們已經說過,華為P40系列所定制的IMX700傳感器尺寸高達1/1.28'',距離1英寸僅有一步之遙。 1英寸,是卡片相機最后的尊嚴底線。 典型的1英寸卡片相機 在很多人心中,1英寸CMOS也是一個分水嶺,比其1英寸的CMOS,往往會被卡片機使用,比1英寸大的,一般會被歸類為微單。而達到1英寸級別,比如尼康J系列小微單、索尼的RX100系列黑卡,都是1英寸,都被認為是手機幾乎無法靠近的尺寸。 這也是卡片相機幾乎快要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但1英寸左右CMOS的相機還在市場上活躍的因素之一。很多人還在使用卡片相機用以輕攝影、旅行攝影、家庭攝影、短片拍攝這些非專業的需求。 尺寸對比示意 華為P40系列這種將主攝尺寸升格到接近1英寸的特殊存在,已經是在挑戰卡片相機在今天最后的尊嚴。 華為P40系列的IMX700交出的答卷是23mm F1.9 1/1.28,而為什么要默認是27mm焦段,更多意義上考慮的是延續華為P系列最近多代所形成的傳統。 據華為方面公開的消息,1/1.28這個底,事關主攝的鏡頭設計。華為曾與徠卡有過相關溝通,當時考慮了兩個方案,一個是現在大家看到的0.8x(希望選主攝的23mm從1x下滑到0.8視場即可),另外一個方案就是23mm是1x,默認27mm就是1.幾x。 最后決策下來主攝默認選了目前用的0.8x這個模式。這只是個相機系統設計上的邏輯,就像華為P40系列目前默認視頻走的是0.6x的電影鏡頭一樣,有更好的防抖體驗更好的信噪比收獲更好的暗光享受,都是基于系統端的考慮。 ——樣張展示 接下來放一些主攝拍攝的日夜樣張,一起來感受一下。需要注意的是,筆者拍攝樣張的這段時間連逢陰雨天。 以下為夜間拍攝(拍攝時間具體在午夜11點到凌晨1點)。 添加中灰濾鏡
上一頁 1 2 34 5 6 7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