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因為手機的白天成像很難拉開差距,所以拍照橫評中很少會對比白天樣張。但這已經是比較老的共識了,為了驗證它是否還成立,我們拿來當今旗艦S6 edge和Moto X Pro、國產老旗艦小米2s和隨便抓來... 因為手機的白天成像很難拉開差距,所以拍照橫評中很少會對比白天樣張。但這已經是比較老的共識了,為了驗證它是否還成立,我們拿來當今旗艦S6 edge和Moto X Pro、國產老旗艦小米2s和隨便抓來的千元機TCL P618L,進行白天的拍照橫評。 攝像頭參數 S6 edge為1600萬像素傳感器,F1.9光圈,OIS光學防抖,測試機為美版。因為近期拆解發現國行版本為ISOCELL(港行為IMX240),所以暫時無法確定美版采用何種型號的傳感器); Moto X Pro為索尼1300萬像IMX214傳感器,傳感器尺寸1/3.06英寸,單位像素1.12微米,F2.0光圈,OIS光學防抖,測試機為國行版; 小米2S為索尼1300萬像素IMX135傳感器,F2.2光圈,測試機為32G電信版,系統為MIUI6; TCL P618L為1300萬像素傳感器,光圈和傳感器型號未知,系統為接近原生的安卓4.4.4。 下面所有次序相同:左上是Moto X Pro,右上是S6 edge edge,左下是TCL P618L,右下是小米2s。所有機器皆為自帶相機自動模式,所有樣張對焦點都是正中央。 白天遠景樣張 ![]() 等比查看,除了S6 edge是16:9的1600萬像素外,其他都是4:3的1300萬像素。S6雖然有120度的橫向大廣角,但縱向視野還是要比其他機器要小(左側大概對齊的時候,右側多了一截畫面),而其他的三部廣角大小非常接近。 ![]() 對比同一個門口在4組樣張中的大小,在S6 edge的樣張相同景物會顯得更大一點,即相同景物的分得的像素點更多。如果像素和廣角一樣的話,理論上它的辨析力都會更好一點。 ![]()
中央放大 但實際表現上,S6 edge的辨析力看起來還不如強力銳化的Moto X Pro。不過放大細節上,S6 edge更柔和干凈,噪點控制也更好。因為上面兩部的ISO都可以壓到40,而下方的TCL P618L和小米2s都只能壓到100的ISO,所以后兩部的畫面有明顯的噪點。而更可悲的是,老旗艦小米2s辨析力甚至不如千元機…… ![]() 樣張中央下方,Moto X Pro出現了嚴重的邊緣劣化,S6 edge的畫質保持要很多,但依舊無法大幅拋離千元機和老旗艦米2s。 ![]() 遠景,中央部分同等放大到80%,S6 edge的景物還是要比其他設備大出一截。 ![]() 在遠景下,雖然S6 edge的畫面有更多的細節保留,但乍眼看確實辨析力不如Moto X Pro,而且它的解析力也只是稍勝于千元機和老旗艦米2s。 ![]() 現場是灰霾天,4部機器的白平衡都明顯跑偏了:Moto X Pro拍成了雨云天,S6 edge變成了晴天,TCL P618L測光不可控制地過曝,小米2相對來說反而更接近真實(但還是有點偏綠偏藍)。 ![]() 中央放大,Moto X Pro有強力銳化,辨析力看起來很強,但畫面細節其實還是要輸于S6 edge;TCL P618L過曝,出現了一大片紅綠噪點,不過因有強力銳化,絕對辨析力還在小米2s之上。 ![]()
畫面右下角邊緣,甚至可以看到Moto X Pro邊緣劣化的過渡(上方的燈還清晰,下方的燈和邊上的樹葉都糊了),而TCL P618L還是過曝且噪點嚴重,并有一定程度的邊緣劣化。 ![]() 原圖,對準點是接近“無限遠”的大樓。左下角的TCL P618L測光殘廢,還是無法控制地偏亮。 ![]() 中央放大,米2s的白平衡黃成一片,Moto X Pro測光偏暗。辨析力上,還是維持原判,S6 edge雖然有很多畫面細節,但絕對銳度要弱于經過銳化的Moto X Pro最強,緊接其后的是TCL P618L和米2s。 ![]() 右側邊緣放大,Moto X Pro的邊緣劣化導致它的辨析力被S6 edge反超。而在這個大光差的場景下,Moto X Pro、S6 edge搭載的更好的傳感器,帶來了虐殺千元機和米2s(IMX135)的暗部細節,噪點控制要好很多很多很多。 ![]() 中央下方的暗部放大,S6 edge辨析力更優,其次是Moto X Pro和千元機,米2s的暗部飽和度丟失非常嚴重,直接就變成黑白模式,而且細節丟失嚴重,簡直是被虐得不行了。 下面樣張的表現和上面很接近,這里就不多作分析了: ![]() 原圖 ![]() 中央放大 ![]()
原圖 ![]() 中央放大 微距 ![]() 左側Moto X Pro、中間S6 edge、右側TCL P618L 對比上面動輒放大到100%-150%的樣張,靜物和微距樣張中,不同價位和年代的機器間的差距就變得非常明顯了。 S6 edge樣張的花瓣和葉子細節輕松虐殺同行,而Moto X Pro也爆了千元機幾條街,小米2s因為對焦距離太近而拍糊了,所以沒放它的樣張。 室內燈光樣張 ![]() 原圖 ![]() 中央放大 ![]() 另一組樣張的中央放大(右側) ![]() 另一組樣張的中央放大(左側) 現場的室內燈光強度較強,已經和辦公室燈光接近,但和日光比還差很遠。這樣的場景占據了大家用相機的很大一個比例(這是室內裝逼,拍朋友圈素材的主要光線環境之一)。 S6 edge有大光圈和光學防抖慢快門加成,輕松吊打全場;而Moto X Pro的光學防抖,換來了更干凈更少噪點的畫面,但細節辨析力未能和小米2s拉開差距;而千元機代表TCL P618L,在弱光下就被轟得渣都不剩了。 總結 ![]() 測試結果和預期的出入不大: 白天遠景的樣張對比(這里涵蓋了旅行拍山拍水拍大廈的常用距離),基本上是重新證明了“手機白天成像拉不開差距”的老共識,強如IMX220/IMX214這樣的傳感器,也未能和千元機以及2年多前的IMX135拉開差距; 在近景,甚至微距下(涵蓋了拍人臉拍美食的情景),不同價位和時代的機型,它們之間的成像才會有明顯的差距,而且拍照距離越近分別越大; 室內燈光和弱光場景,依舊是手機成像間分別最大的場景,而白平衡、測光、對焦的速度和準度的表現上,國際品牌旗艦對比千元機以及國產老旗艦,依舊有壓倒性的優勢。 在包括近景、微距、弱光項目之后,S6 edge的拍照確實是強,而Moto X Pro也不差,但TCL P618L和小米2s的整體表現確實的不太好。另外,這再次證明了很多采用安卓原生拍照應用的千元機(P618L,對,說的就是你),在白平衡、測光、對焦上真的是渣得不行…… 當然,也有完全出乎預料,甚至是讓人大跌眼鏡的部分: 三星在S6 edge上,一改愛銳化的習慣,畫面顯得很自然和干凈。但作為代價,即使有1600萬像素,S6 edge的中遠景的辨析力/銳度居然要弱于有強力銳化的Moto X Pro; 雖然用的都是接近原生的拍照應用,但Moto X和Moto X Pro上面明顯的銳化痕跡,說明moto其實也是有自己的拍照算法調教的(moto:你確認這不是在黑我?) 樣張對比的結果,讓很多三星粉(包括我站的強力三星粉@肥威)表示不服并要求重賽,所以我們將在近期進行三星歷代旗艦的白天拍照對比,敬請關注。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