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智能手機往更輕更薄發展的這方面,各大廠商似乎從沒有停止前進過。一個月前,OPPO推出的R5以4.85毫米的機身厚度成為了全球最薄的智能手機,但OPPO在這個寶座上僅坐了一個月就被vivo拉下馬來。... 在智能手機往更輕更薄發展的這方面,各大廠商似乎從沒有停止前進過。一個月前,OPPO推出的R5以4.85毫米的機身厚度成為了全球最薄的智能手機,但OPPO在這個寶座上僅坐了一個月就被vivo拉下馬來。 X5 Max贏的不多,只贏了0.1毫米。0.1毫米有多少?一張100元人民幣的厚度為0.09毫米,換句話說X5 Max只贏了一張人民幣的厚度。 而實際的上手之后,其實所謂的4.75毫米體現在手感上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薄,很多人臆想中這么薄的機身厚度會像刀片一樣剌手,其實真的體驗過手機后你會發現,握感上和什么6.9毫米的iPhone 6、6.7毫米的Galaxy Alpha的差距也僅僅體現在數字層面上。 和OPPO不同,vivo將X5 Max做薄后,依舊讓手機保持5.5英寸的屏幕尺寸,這樣整個機身的正面面積要比R5大出了將近9%,因此在幾乎相同的超薄極限厚度下,vivo X5 Max內部可容納的元器件就更多。所以你在X5 Max上可以看到R5所不具備的3.5毫米耳機接口、雙SIM卡槽。 我簡單的對比了一下X5 Max和Xshot的外觀設計,兩款產品在正面的設計上如出一轍,甚至連前面板光線感應器的開孔樣式都完全一樣。背面的設計則延續了X3、X5的風格,土豪金的配色也在之前的X3上出現過。 可以這樣評價X5 Max的設計,它就是一款延續了之前X系列設計風格的產品,除了更大的屏幕以外,你可能很難從產品的設計思路上找到它和之前幾款產品的區別,而讓設計師著急的部分,可能全部在手機的內部。 很多人在發布會的時候看到了X5 Max使用的屏幕材質而有所質疑。我想給出的答案是——AMOLED是唯一的選擇。要想手機做的薄,屏幕必須用AMOLED。在R5的評測時我說過這事,LCD本身層數多,就要比AMOLED厚,同時還需要一層背光源,厚度再提升,這肯定是超薄手機所不能接受的。 AMOLED的廣色域問題到目前為止確實還存在,這是屏幕材質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不過使用了1080P屏幕的X5 Max已經看不出什么邊緣像素點了,這點很多人可以放心了,現在的AMOLED已經不是800×480像素的年代了。 為了配合超薄機身導致電池容量降低(X5 Max配備的電池容量為2000毫安時)以及AMOLED屏幕特性等問題,vivo和OPPO的做法相同,將系統的菜單界面調節成了黑色,這樣自發光的AMOLED省電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硬件方面這次X5 Max搭載了64位的高通驍龍615處理器,主頻1.5GHz。615是高通中端的產品,有八個核心,全部采用A53架構,X5 Max安兔兔的成績大約在29000分左右,性能方面是否夠用請大家自行腦補。 首批上市的vivo X5 Max還是中國移動的網絡制式,支持TD-LTE、TD-SCDMA以及GSM網絡。vivo給X5 Max的卡槽起了個名字叫“與或卡槽”,實際上就是副卡可以兼容Nano SIM卡或者是TF存儲卡,這樣的設計在之前很多的手機比如華為P7上也曾出現過。 來回答一個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款手機做這么薄,又什么單面布板吧,又什么集成度高吧,那到底這手機散熱如何?測試時使用X5 Max玩地鐵跑酷、看優酷的視頻、聽音樂以及刷網頁等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操作,X5 Max只在玩游戲的時候會出現背部明顯發熱的情況,而發熱的力度也屬正常,沒有出現所謂的燙手、灼燒的感覺。 鏡頭在發布會之后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點,這玩意已經幾乎成為了智能手機目前和電池并駕齊驅的兩大“未解之難題”:電池做不大,鏡頭做不薄。鏡頭由于其光學特性,要保留投影的焦距,因此目前來說7毫米左右就是好的鏡頭模組的極限了,所以幾乎所有厚度在7毫米以下的手機產品,鏡頭都是凸出手機背面的。 X5 Max的鏡頭確實是手機平放后背面主要的受力點,不過好在vivo給X5 Max的鏡頭配備了一塊藍寶石的保護蓋,多少能讓磨損的幾率降低。 從樣張效果來看,初步的可以看出X5 Max在景深的處理以及色彩的還原上做的相對較好,不過在弱光環境下處理光線的能力有待加強。 從初步的上手來看,vivo X5 Max的表現比預想中的要好,尤其是在系統的發熱控制以及綜合的操作體驗上都不錯。由于體驗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暫時沒有辦法對電池的續航、HiFi的音質做更進一步的剖析。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